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夏季常見的蟲害及養護防治方法。希望能幫助你的庭院植物安全度過這個夏季。
蚜蟲
蚜蟲是一種特別小的蟲子,主要是附著在植物的葉子背面或者側面背光的位置,它們靠吸食植物的汁液過活,長時間不去治理的話會越來越多,導致植物葉片變黃彎曲,生出葉斑,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,使植物發育不良,嚴重的會讓植物枯萎死亡。
蚜蟲主要危害植物幼芽、幼枝、幼葉。由于蚜蟲繁殖快,蔓延迅速,必須及時防治。比較常用的辦法是藥物防治,蚜蟲多在心葉、葉背處危害,藥劑難于全面噴到,所以在噴藥時要周到細致。
防治蚜蟲可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,或10%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,或80%敵敵畏油1500倍液,或2.5%敵殺死乳油8000倍液;對有抗藥性的蚜蟲,可用毒死蜱 2000倍液與50%西維因300倍液的混配后噴霧防治,用藥時加0.1-0.2%洗衣粉可有效地提高殺蟲效果。(滅蚜藥劑較多,可根據情況選擇輪換使用,以免蚜蟲產生抗性,影響防治效果。)
蚧殼蟲
蚧殼蟲也是夏季花園里最常見的害蟲之一,一般都是出現在植物的下半部分根莖處,這種害蟲的特點是特別容易傳染,而且破壞性極大,很容易一棵發現,棵棵布滿,讓人防不勝防。
被其危害的植物,體內汁液會被蚧殼蟲吸食,輕則葉片弱小、失水、提前脫落,重則還引起植物整枝或者是整株的干枯死亡。另外,蚧殼蟲在進行危害時還會分泌出蜜露,這些蜜露不僅會影響植物的景觀觀賞價值,同時還會誘發煤污病的發生,從而使植物的葉片無法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,使植物長勢逐漸衰退,進而引起整株的死亡。
防治蚧殼蟲,可以用酒精或者高度的白酒的水溶液,進行沖洗,可以起到殺蟲的效果。如果情況嚴重時,可以用護花神或者吡蟲啉、殺撲磷、噻蟲嗪、有機硅高滲透劑等。
紅蜘蛛
紅蜘蛛主要危害碧桃、香樟、西府海棠、米蘭、紫葉李、茉莉、桂花、月季等,紅蜘蛛體積很小不容易被發現,而且繁殖能力很強,5天可繁殖一代,所以一旦發現其為害時,往往花木受害情況已經比較嚴重了。
防治紅蜘蛛要經常對植株進行觀察檢查,及早做好防治,可噴20%三氯殺螨醇乳油500至600倍、螺螨酯、20%滅掃利乳油2000倍、5% 尼索朗乳油1500倍、雙甲咪等,對盆栽花卉、盆景,根施阿維菌素、辛硫磷等顆粒劑。
白粉病
白粉病的病癥主要表現在葉片上,受害植物的葉片上會產生黃色小點,之后發展成圓形或橢圓形病斑,表面有白色粉狀霉層。
在白粉病初發時可噴50%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、15%的三唑酮(粉銹寧)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,每隔7天至10天噴一次,噴藥時先葉后枝干,連噴3到4次,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發生。還可使用防治白粉病的其他有效藥劑,如嗪胺靈、醚菌酯、丙環唑等。
病情蔓延后,可噴40%三唑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,或25%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,連噴2至3次,每隔10天至15天噴1次。上述藥物交替使用,防治效果較為顯著。
葉枯病
主要危害桂花。此病菌多從葉緣、葉尖侵入。開始為淡褐色小點,后擴大為不規則的大型斑塊,若幾個病斑連結,全葉便干枯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。病斑灰褐色,有時卷曲脆裂,邊緣色濃,稍突起,后期葉表面散生很多小黑點。
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被害葉片上越冬。翌年春溫度適宜時,分生孢子器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,借風力傳播到寄主植物上,病害發生多在7~11月,高溫高濕、通風不良、植株長勢衰弱時,發病嚴重。病菌發育的溫度范圍10~33℃,最適宜的溫度為27℃左右。
防治方法:病株,摘除病葉,集中燒毀;并加強人工管理,切忌土壤積水,增施腐殖質肥和鉀肥,以提高抗病能力。
發病期間可噴1%碘1000倍液或40%百菌清600倍液或噴克菌800-1000倍液。
腐霉病
腐霉菌,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真菌。它多侵害植物的葉、花、果等部位,多出現在草坪中,此類菌可侵害一個區域內植株的根系,引起根腐,感病的植株矮小,下部葉片變黃,上部葉片變窄,葉色較淡,常萎蔫,尤其在高溫蒸騰作用下更是如此。腐霉菌侵襲植物引起復雜的癥狀,統稱為腐霉枯萎病或腐霉疫病,這是我國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區草坪主要病害之一。
防治方法: 用一般土壤消毒劑消毒感染的或懷疑受感染的土壤;在作物長出之后或可能已發生腐霉菌感染的情況下,可以用易于噴灑到作物上的防治腐霉病的殺菌劑,最好在傍晚進行。
在生長期,如有發生輕度腐霉病的情況,可以用防治腐霉病的殺菌劑,如40%滅菌丹600倍液、50%腐霉利1000 倍液、70%惡霉靈1500倍液、50%多菌靈500倍液、75%百菌清700倍液澆灌根部1~2次。
夏季是病蟲害爆發的高危季節,但是病蟲害的防治不只是發病之后的治療,在此之前就應該預防起來,這樣才能讓植物有更長久的壽命。
END
文章部分圖片及資料來自網絡,侵刪~